一、问:企业单方面告知员工停薪留职,不给发放工资是否合法?
答:停薪留职合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,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,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。该合同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,只适用于原固定职工,不适用劳动合同制职工。
现阶段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十二条规定,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,已经去除了停薪留职这一条,如果企业单方面告知员工停薪留职是不合法的。
二、问:试用期内主管不批离职怎么办?
答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七条规定,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,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
三、问: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没有续签,继续工作了两个工作月后,公司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是否合法?
答:不合法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为题的解释》第十六条规定,劳动期满后,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,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,视为双方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。所以,在工作两个月后,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不合法。
四、问:公司说离职需要提前6个月,但是公司立即把我的社保停掉了,我后面还要在这边工作6个月,所以想问下是我提交离职报告就可以停交了,还是应该在我离开这个公司的那天停交社保?
答:1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,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所以公司说离职需要提前6个月是不合法的。
2,用人单位不交社会保险,违反了社会保险法与劳动法、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,同时也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劳动者只要在用人单位工作,用人单位就必须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。按照《劳动合同法》第38条的规定,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,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,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。
五、问: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可以如何进行解决?
答:1、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,达成和解协议;
2、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,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,与用人单位达成调解协议;
3、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,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;
4、任意一方或双方不服仲裁的,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六、问:本人因其他原因急辞(直接走人),老板不给发放工资是否合法?
答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七条规定: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,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如果因急辞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,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承担赔偿。
工资是劳动者的合法收入,无论什么原因,用人单位无权扣除或者扣押劳动者的工资。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第16条规定,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,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。经济损失的赔偿,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。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%。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,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。